市值一天涨出来一个小米的背后,是Google向华尔街的步步退让

Google
Google

“Google不是一家常规的公司,我们也不想变成这样的公司”

—— 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2004

周五早上,Google的股价坐上了火箭。

算上盘后交易,Google的股价在不到 12 小时里涨了超过 14%,增加的市值超过455亿美元——这比小米的最新估值还要高。

刺激Google股价飙升的原因是最新一季度财报。今年4至6月,Google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1%至177.3亿美元,利润增长18%至39.3亿美元。对Google这个规模的公司来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很了不起。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Google的利润增长并不完全来自收入的提升,也仰赖于Google公司对开支的缩减。

“开支减少的部分是因为支出管理变得更有规矩了。此外法务开支相比去年也有所减少。”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5月刚上任的Google CFO Ruth Porat对分析师解释说。

“规矩(Discipline)”是过去两季度财报中频频出现的词。当Google的CFO谈到开支更有规矩的时候,意味着公司内的项目不再那么自由了。最直观的一个例子是,过去3个季度里,Google 招聘人数逐季递减。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一次。

根据《华尔街日报》本月早些时候的一篇报道,现在Google内部团队招人,必须提交计划,说明额外增加的人手将如何帮助团队实现商业目标,比如收入和用户数量。

多年来,Google内部团队都享受着微软、思科等传统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自由,每个Google团队每年都默认自己可以招纳新人。除去招人以外,员工出差、参加活动的审批也变得更为严格。

这些规矩放在其它公司都是非常常规的流程。通过缩减开支提高利润率,每季度财报发布时打败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会做的事。

但Google不是大多数公司。这家公司曾经宣称自己不是一个常规的公司,也不会变成一个常规的公司,它的上市历程被认为是极速崛起的科技业对华尔街的挑战。只是过去 4 年里,它开始越来越常规了。

“Google 不是一家常规的公司,我们也不想变成这样的公司”

这是2004 年Google上市时,公司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写给投资人的信中的第一句话。

两位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按照常理出牌。在当时,科技公司创始人直接给投资人写信是一个颇为罕见的举动。但在 Google 开了头之后,这样的形式成了科技公司上市的惯常做法,2008 年另一个科技巨头Facebook上市时,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写了给投资人的信。

重点并不是一封信,而是 Google 要求华尔街听自己的。

Google在信中明确表示不会为了每季度财报之后的投资人反应去调整经营,称公司只愿意在富有想象力的长期项目上花钱。即使这些项目往往最初不能给出明确的回报率预期,而且会让财务报表显得很不好看。

“在科技领域,变化通常是突然发生,而不是循序渐进的。”佩奇在给Google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和乔纳森·罗森博格合著的《How Google Works》作序时写道,“渐进主义会让Google逐渐变得不再重要。”

为了确保每季度的报表出来后,短视的外界持股人不至于影响 Google 的远见。Google 把自己的股票分为两种,一种一股在投票时能抵十票,全部由 Google 当时的管理团队持有;另一种一股一票,开放给其他投资者。

信中直白地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上市后公司创始人成为主导。两位创始人与时任CEO施密特一起占37.6%,而整个 Google管理层和总监们控制着61.4%的投票权——也就是说,上市后,外来资金只能获得财务回报,却没有指导业务的话语权。

2004 年 8 月Google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情况其实非常勉强。

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常常一身休闲装扮与西装革履的投资人会面。而且经常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思维过于跳跃,或者只提供很少实质性信息,让投资人头疼。

两人在公开募股前一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谈了许多经营方面的话题。刊有采访的杂志在宣布募股后才刊发,这直接引起了证券监管部门的调查。

经过4个月的颠簸历程,Google最终在IPO中募得 16.7 亿美元,以230亿美元市值成为当时上市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上市后,Google创新的搜索广告业务迎来爆发增长。Google 花 31 亿美元买下广告技术公司Doubleclick,最终为它依靠卖搜索广告的商业模式铺平了道路。

等到2007年底的时候,Google的股价已经达到350美元,在四年之中股价翻了快3.5倍。

在充沛的资本支持下,Google广泛撒网、不加控制的经营方式收到了良好的回报。

Android、Gmail 邮箱、地图、YouTube……这些今天各自覆盖了十亿用户的庞大产品最初都不是外界关注的明星。

看上去,Google 可以不再管华尔街想什么了。直到 2011 年。

变化从2011年开始

2011年1月,十年前被请来为两位创始人做CEO的埃里克·施密特,把一纸辞职信交给了佩奇。

这是Google上市后的第一个重要的转折。对于换帅的原因,施密特说得非常直白,“我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我没把握住机会。CEO 应该对这家公司负责,是我把事情搞砸了。”

施密特弄砸了社交。哈佛辍学生扎克伯格在 Google 上市那一年创办的社交网络 Facebook,仅仅花了 6 年时间便获得 5 亿用户。2012 年 Facebook 上市当天,整个公司市值达到 1040 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市值最高的新上市公司。这个记录到 2014 年阿里巴巴上市才被打破。

而Google在2003年试图收购社交网络Friendster未果后一度忽视了社交网络这个新领域的增长。待施密特意识到 Facebook的威胁之后,Google 在 2010 年前后先后推出 3 个社交网络进行反击。但 Google 的努力非常分散,三款产品都很快失败。

施密特离职后,佩奇担任CEO,调动 Google 的所有资源推出了 Google+。在挣扎 4 年后,Google+在今年年初拆分业务,变相宣布失败。实际上从去年开始,Google+ 便已经不再有权限招人。

反击Facebook的同时,佩奇在 2011 年发起了“春季大扫除”(Spring Cleaning),大量关闭正在进行的项目。“春季大扫除”随后在全年的各个季节都出现过,在 2012 年的时候全年清理掉了 24 个项目。

Google产品死亡数量
Google产品死亡数量

你可以说 Google 开始聚焦了。它把大量与主要业务不相关、发展潜力有限的小项目处理掉,集中力量支持更有市场的项目。处理掉的有些是没人用的产品,但也有受到许多用户热爱的Google Reader。

与此同时,Google 颇为骄傲的“20%时间”员工自由探索制度名存实亡。

“我们鼓励员工,在自己的日常项目以外花 20% 的时间去做他们觉得对 Google 有帮助的工作。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支持。”Google上市时致投资人的信中曾将20%时间作为公司重视长期发展的例证。

2013 年,商业新闻网站Quartz的一篇报道介绍了20%时间的变化:工程师做20%项目需要提交上级批准;工作考核增多,20%时间对于工程师完成日常工作考核毫无帮助。

原本的20%时间,变成了 120% 时间里超额的那部分。它意味着Google不再那么坚定地鼓励员工冒险追求高回报了。

取而代之的是由布林直接监督的Google X 实验室。Google X着眼在近十年可以应用的新技术,这里孕育了 Google Loon热气球计划、无人车,还有回炉重造的Google Glass。

民主化的创新被创始人直接管理的集中创新所取代。

原创文章,作者:老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od.cn/756.html

(0)
上一篇 2015-07-13
下一篇 2015-07-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